阿特斯或許會成為光伏產業的最后幸存者,但幸存者也不一定總能喝得上湯
中庸之道在技術迭代如此之快的光伏產業是否是正確的策略?
2021年的初冬,光伏組件龍頭阿特斯(CSIQ.US)科創板IPO過會成功,這意味著光伏組件TOP 5即將齊聚A股。
曾幾何時,這種盛況也曾上演,不過那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。
2005年12月,如日中天的無錫尚德率先登陸紐交所,施正榮憑借23.13億美元身價登頂中國首富,一時風光無量。
此后,阿特斯、天合、英利、晶澳、賽維、晶科等諸多耳熟能詳的中國光伏企業紛紛出海上市。的確,彼時的紐交所更具備資本吸引力。
歷史總是驚人得相似,五大組件再度聚首。每一次的輪回又有不同之處,當年遠渡重洋,而今回歸本土。
今時不同往日,歷經二十年風雨洗禮,中國光伏產業已然一騎絕塵,在全球的市占率超過60%,部分環節甚至超過90%。A股上市的本土企業中孕育出了隆基股份、通威股份、陽光電源等諸多全球光伏龍頭。
這意味著蓬勃發展的產業、日益成熟的中國資本市場無疑更能發掘企業的價值,故此,吸引了大量光伏企業回歸A股。
2015年,天合光能與晶澳太陽能先后提出私有化要約,并分別于2017年、2018年從美股退市。
天合光能于2020年6月正式登錄科創板。晶澳科技另辟蹊徑,僅僅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,就通過“借殼”從美股回轉A股上市。二者之后均開啟了股價10倍上漲的旅途。
此后,2021年9月30日,晶科能源首發上會通過,距離回A上市只差最后臨門一腳。如今,隨著阿特斯的回歸,5大組件有望齊聚A股,華山論劍,一決雌雄。
在五大組件中有兩位故友——天合光能和阿特斯,他們彼此之間可能有更多的話要說。
01 曾經滄海難為水
時間回到10年前的初冬,2011年11月29日,飄著零星雪花的北京,光伏四巨頭齊聚。他們分別是全球組件出貨量排名第一的尚德、第三名的英利、第四名的天合、第五名的阿特斯。
彼時的光伏組件在全球已頗具話語權。
促成此次行業巨頭相會的理由是情況日益嚴峻的美國雙反調查。
就在不久前,10月19日,7家美國光伏電池廠商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,對來源于中國的晶硅光伏電池產品提起反傾銷、反補貼調查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分別于10月19日和11月8日予以立案。
這場由機電商會牽頭組織的“雙反”調查新聞發布會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。與會者包括14家應訴美國“雙反”調查案件在內的幾十家企業,以及相關行業組織的代表,還有來自近百家中外媒體約160位記者。
圖片來源:黑鷹光伏
即便仍可以談笑風生,施正榮、苗連生、高紀凡、瞿曉鏵四位大佬此時此刻的內心深處或許遠不如在鎂光燈下閃亮。也許沒人料到,未來的情況遠比現在要糟糕得多。
一年后,2012年10月10日,美國商務部發布最終裁決,美國商務部宣布,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,征收34%到47%的關稅。
與此同時,歐盟正式發起了反傾銷和反補貼的“雙反調查”。熱了八年的光伏行業頓遭重挫。
此舉無疑對中國光伏組件廠商形成致命打擊,受此影響,如日中天的無錫尚德轟然倒坍,最終破產清算。
不僅壓垮了龍頭尚德,也擊倒了步子邁得太大的賽維,在接連巨虧后宣告破產。另一位與會巨頭英利能源因股價暴跌低于面值最后退市。
在這場由經濟下滑,需求緊縮、補貼退坡導致的產業退潮中,同一個戰壕中的中國光伏也不乏幸存者,天合、晶澳、晶科在日后的歲月里成為了國內光伏軍團的中堅力量。
當然,還有我們本片報告的主角——阿特斯。

圖片新聞
發表評論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暫無評論
暫無評論